免全国联考 | 在职学习 | |
增加人脉资源 | 教育部承认的中外名校证书 | |
教育部直属“211”院校 | 留服认证 |
管理案例:云南白药推出新的伤痛管理策略
2024年西普会(正式名健康产业(国际)生态大会,简称CPEO)在8月9日至14日于海南博鳌举行。本届大会以“从存量到增量:破与立”为主题。云南白药积极参与盛会,与众多业界同仁、专家学者、全球资本机构、百强连锁等共同参与,留下其在行业盛事中最响亮的声音。
在会议期间,云南白药的新伤痛管理策略正式推出,这也象征着伤痛品类战略的正式启动。
“疼痛”作为人体的第五生命信号,关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。数据显示,急性疼痛的终身发病率是100%,而51.5%的成年人正遭受肌肉、骨骼、关节等慢性疼痛的困扰。疼痛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,影响超过3亿人,每年以1000-2000万人的速度递增。疼痛不仅是症状,也是一种疾病,但95%的患者就诊后无法得到根治,不到一半的患者只能部分缓解疼痛。等级医院和社区医院通常是伤痛患者的首先选择,但由于网点分布、诊疗流程等问题,伤痛就医成为民众日常的“痛点”。
在会上,云南白药集团董事、CEO、总裁董明发表了主题为《直击需求,破解痛点,共创新伤痛管理模式》的演讲。他指出,在哲学上,疼痛是理解人类存在、自由、伦理和生命意义的重要途径。虽然这是一种痛苦的体验,但它在我们的生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推动我们对自我、他人和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。近年来,医学领域的新发现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疼痛机制的理解,也为开发新的疼痛治疗方法提供了科学基础,预示着疼痛治疗领域将迎来更多创新和突破。云南白药结合自身产品和品牌优势,推出了“伤痛管理新模式”。“伤痛管理”是云南白药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在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》指导下,普及健康生活、优化健康服务、完善健康保障的具体实践之一。在推进“伤痛管理新模式”的过程中,云南白药将充分利用其在伤科领域的优势,利用社区连锁药店建设“伤痛服务中心”,集中各类疼痛管理产品,提供初步治疗服务,配合医疗资源全面下沉,满足民众多样化的伤痛管理需求,推动医药服务全覆盖、均质化发展,助力纠正公众对伤痛的常见误解,提升公众伤痛认知和管理能力。
连锁药店靠近社区,通过设立伤痛服务中心,可以更便捷地为轻微患者提供服务,覆盖范围广泛,专业性强。伤痛服务中心还能为销售、调研、品牌建设、健康教育等活动提供更丰富的场景数据。对于伤痛患者来说,疼痛症状发生频率高,需求强烈,患者粘性高。伤痛发生时,患者亟需第一时间的治疗和缓解。在日常中,患者也可在伤痛服务中心参加伤痛健康教育活动,提高自我管理能力。
云南白药依托国家级科研机构,坚持问题导向,以临床治疗为中心,围绕全局性、先进性等重大健康问题,针对“最后一公里”和“卡脖子”技术,致力于从基础医学、原辅料、疫苗、药物、医疗器械、设备等全链条研究发展。通过“医(高水平医院)、学(高等院校)、研(科研院所)、产(企业)、政(地方政府)”五位一体的聚力共建模式,形成“临床牵引、五力联动”的创新格局,为伤痛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和研发动力。
目前,云南白药决心继续深耕“药”产业,围绕中药全产业链业务,扩大品质大中药规模,维持行业市场领先地位,延伸优势,打造云药领军品牌。药品业务将围绕集团“云南好药材,中国好中药”主题进行布局,推出“品牌好伤药、质优好疗效、专业好服务、赋能好回报”的优秀中药产品,继续深耕、巩固现有市场。此次“伤痛管理新模式”的全面发布,是其致力于成为人民健康守护者的又一具体实践。
未来,云南白药将围绕中药全产业链生态系统,通过研发和产品创新,推动传统中药走进千家万户、各类生活场景推动健康领域的供给侧改革,聚焦人民健康需求,提供更好的健康产品和服务,全面深化中医药改革,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来源:界面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