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首家零售管理硕士 | 国内学习 国际证书 |
国家承认 | 留服认证 |
在职学习 | 无需统考 |
学制两年 | 教育部直属院校 |
零售业变革受信息化提升趋势
大局之下,回归本质。新冠疫情结束以来,零售业从业绩上看并没有迎来期盼已久的大幅增长,但各种行业会议频度激增。大家讨论的焦点也从眼花缭乱的营销策略、营销工具,回归到商品、服务等本质问题上来。纵观国内外零售行业发展史,真正能够取得长足发展的都是以商品、服务务实为主,营销为辅的企业。
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以及业态的不断创新,从目前市场形势来看,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,纯增量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,整个行业逐渐进入更为激烈、更为残酷的存量竞争阶段。也就是说,围绕商品与服务两个核心点,极致的运作效率会成为商业竞争的直接驱动力。一个增量市场的竞争,容易形成基于地域优势的“野蛮生长”。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优秀企业,都是这个阶段成长起来的区域性龙头企业。他们凭借区域内的资源优势、对本地区消费者的充分了解取得了发展优势,快速摸索出自己的企业特点并形成壁垒。国内零售行业百花齐放,几乎每个地区都有值得骄傲的企业出现。
这些企业在不断摸索、尝试的过程中取得成功,为本地区的商业特点摸清了套路并成功建立了样板。这无形中也促进地区商业走向成熟。这个过程中,随着商业的渗透深入,增量市场也逐渐转变成存量市场。下一个阶段的竞争,不是单纯凭借商业模式、营销方式的创新就能够胜出的。消费者也在这种密集的“训练”中变得聪明起来,对这些手段逐渐产生抗体。大家似乎已经认识到,只有充分挖掘供应链价值、大幅提升经营效率,把最好的商品以最优惠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才是“王道”。如何逐步建立并获得这种竞争优势,大家把目光投向了数字化建设。
AI技术的应用让称重商品的销售变得更便捷。基于全流程的可视化品类空间管理系统,已经能够让企业精准布局旗下每一家门店、掌握每一种商品在货架的落位情况,并精准分析出每一节货架、每一个单品的产出。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补货系统除了大幅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,也能提高订货的精准度,提升库存周转效率。基于品类分析、门店监控的智能营运体系,能够让我们轻松地管理企业或者掌握门店全部商品的异常状态,实现问题快速定位、快速匹配并反馈给管理人员。零售行业深刻地认识到,未来的零售由技术驱动,未来的竞争是效率的竞争,更是技术应用能力的竞争。
谈到数字化建设,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从“电子商务”到“商务电子化”。线上线下相辅相成,这个做法已经得到行业认可并引入实践。接下来要发生的应当是商务电子化。数字化建设的过程,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将现有业务搬到电脑上执行。这里面是基于两种不同生产力的业务实现逻辑,必然面临的是不同生产工具组合的商务流程改造,而不是仅将现有线下流程搬到电脑上就行。
商务电子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一个是现有业务的电子化过程,另一个是基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。前者需要借助数字化手段,对现有业务重新梳理、重新定义并系统化。智能订货、移动端验收、供应商协同、AI电子秤等都属于这个范畴。后者则需要对行业、业务有充分的认识,利用现代技术创新性地提出解决方案。例如深度的品类分析及管理、智能营运体系、深度消费者洞察等。这些功能的实现,会使零售管理更“聪明”、更“轻松”。
数字化建设的过程,可以看作站在今天的技术能力基础上重新审视零售行业,看看哪些业务可以通过数字化再造提高效率,哪些领域有进一步数字化覆盖的可能性,让原来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。这才是信息技术发展带给零售行业的巨大驱动力。
如果没有数字化建设、数据积累,行业在起跑线上就输了。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应用,总是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。要说未来的零售会变成什么样子,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。但客观讲,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覆盖存在严重的“断链”,各种数据孤岛、应用孤岛也是现实问题。很少有企业能够做到数据标准的统一跟数据纵、横向的贯通一致。这对未来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的应用是致命的。
一是“断链”的问题。部分企业丢失了关键业务节点的数据,能够保存的仅仅是结果数据。举例而言,货物验收的时候往往只记录实际可入库的数量,其可能跟订单数量一致,也可能不一致。但不一致的原因有多少企业是完整采集的?没有这些信息,行业做缺货原因分析、供应商评价的时候就会很粗放,要真正提高供应链效率的时候就缺少依据。同样在销售环节,虽然在POS上记录了销售结果,但这些商品是如何被消费者选择的我们并不知道。有些品牌商希望通过AI技术采集消费者行为数据,就是想把消费者从关注商品、拿取商品,到对比商品、放弃某件商品的行为全部记录下来,并作为商品研发的重要依据。可见,这些过程数据(中间节点数据)还是非常有价值的。
二是数据孤岛的问题。在的实际过程中,基本上是把ERP系统当成账本用,记录的都是结果数据。同时企业内部各种系统包括CRM、WMS、TMS等都是独立的。这对企业而言是较为严重的问题。
很多企业都在数据利用方面进行尝试,在不断补齐数据短板的同时,智能补货、品类空间管理、智能营运、AI商品识别、消费者行为识别等不断得到实践。相信很快会出现典型应用及典型企业的成功案例。如果零售行业没有开始数字化的构思与投入,在未来的赛程中就等于输在了起跑线上。
“智能商业”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。对零售行业的未来,大家充满了想象、充满了期待。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是未来行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。但重中之重还是数字化建设。没有相对完整的数据采集和大量数据的积累,这些想象的未来都是空中楼阁。如果说未来的商业是数字化、智能化的形态,那么今天的基础性建设及应用探索就是在为未来打下坚实地基。几年以内我们可能都不知道零售行业的最终形态是什么样的,但技术应用带来的变革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效果上看可能不是渐进式的。同样,全行业也应该认识到,“短平快”的模式已经过去,未来一定是马拉松式的淘汰赛。
来源:人民邮电报